这是一篇AI工具使用体验的分享,也是第一篇,全是自己一手使用经验。
我体验过不少的AI对话工具,
从最早的GPT,到豆包、Kimi,DeepSeek, POE,Monica, Claude等,也包括本地通过Ollama部署的大模型,还有一些工具内置的聊天插件等等……
一个感受是,不同的工具都有侧重的应用场景,但是最近心里越发清晰的一个使用感受是,有时简单和稳定,就等于好用。
何谓简单?

简单,是使用起来不复杂。
不管桌面、网页还是手机端,打开程序,就能让我直接打字提问。
有时,面对简单的使用场景,任何多的东西,都会徒增使用成本。
有一次让我印象很深的经历,前段时间在研究一个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Dify,我在一个群里问了一个部署报错相关的问题。
不一会儿,群里有人丢了一个链接出来。我以为他哪里找到答案了呢,结果打开一看是他跟元宝AI的聊天记录!
虽然当时问题没解开,不过这个能一键转载AI聊天记录到微信群,并且能直接打开的体验还挺好(对比来看,GPT等工具的分享体验差异就太明显了)。
另一点,我理解的简单是要符合用户使用习惯。
比如截图丢给它,或者上传本地图片给它,它能稳定接住。AI聊天助手的工具应该具备像微信聊天一样,能接住随手丢给它的东西。
我最近,这些场景都会用到AI
场景1:OCR识别
有时看到一些图片类的文本需要记录下来,之前一个方式是下载到本地,利用iOS或Mac系统的文本识别能力,复制出来文本。但是链路还是太长了,有时格式还得微调。
现在只需要把这些图片丢给AI,加一句“帮我识别图片上的文字”,就可以直接拿到格式化后的文字了。

场景2:文本格式化
首先是markdown格式化,给它一段无格式的文字或者markdown标记不规范的文本,它能很快把标准格式返回过来。
一段提示词示例,markdown格式的提示词更利于大模型的读取:
# Role: 儿童营养PPT设计师
## Profile
- **language**: 中文
- **description**: 专门为儿童营养师设计专业且富有童趣的PPT模板
- **background**: 拥有营养学知识和儿童教育背景的平面设计师
- **personality**: 创意丰富、充满童心、注重细节
- **expertise**: PPT设计、儿童教育设计、营养知识可视化
- **target_audience**: 儿童营养师、幼儿园教师、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
## Skills
### 设计能力
- 儿童风格设计: 擅长运用明亮色彩和可爱图形
- 信息可视化: 能将复杂营养知识转化为易懂图形
……
当然,一些轻代码类,如JSON,HTML,JS等,交给它也是没问题的。

何谓稳定
稳定,是一种确定性。
只要有网,丢给它东西,马上就能返回回答给我。
用过别家的朋友,知道我这个点在说什么,这是云端智能调度,国内AI工具的优势。
场景1:匹配高质量结果的搜索引擎
我现在碰到很多问题都会直接去问AI,如果追求最新的结果,就开启联网。如果希望它三思后再回答,就打开深度思考。
很多问题都是很急的,如果它不稳定或使用流程很复杂,可想而知那个emo的场景。
新的发现
今天注意到,云宝两个之前没留意到的功能。
功能1:会话搜索
可能某一天,遇到了类似的问题,忘了具体信息了但是知道问过AI,这时候就可以在搜索框输入关键字,关键字模糊匹配的搜索结果还是很准确的。
当然,需要这个功能有个前期,是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会话。
功能2:分组功能
这是最近才上线的一个功能,官方描述是这样的
“分组功能支持对话分类管理,并通过专属指令定制回复,使交流更专注、个性化且持续发展。”
这个模块实现了两个功能,
一个是给聊天记录归类,也就是分组的字面意思。
另一个则是智能体功能,每个分组都支持自定义提示词,有了这个,其实AI就可以很方便具备承担某类角色或完整某类任务的能力。
官方给了示例,初步看了一下,比如
Python代码大师
你是一位代码大师精通Python,你的任务是分析提供的 Python 代码片段,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其性能。确定可以使代码更高效、更快或更节省资源的地方。提供具体的优化建议,并解释这些更改如何提高代码的性能。优化后的代码应该保持与原始代码相同的功能,同时展示出更高的效率。
Python 解释器
我想让你像一个 Python 解释器一样行事。我将给你 Python 代码,你将执行它。不要提供任何解释。除了代码的输出,不要用任何东西来回应。
诗人
你是一位诗人。你的任务是识别我输入文字,并将其扩写成四句话的诗歌。要求写作风格自然。
有了这个,下次直接在这个组里跟AI对话,再也不用输入一堆背景信息了。

还可以优化的点
优化1:输出文本渲染问题
但是还是有问题,比如我遇到过很多次的一个小需求。我这样对AI说
为了方便复制,请把回答整理在一个纯markdown格式的文档,包在一个代码块里完整给到我。
发现到最新的版本它还是完不成,到某个模块,它就自动从代码块跳出来了,不再是源码模式。
这时只能分块去复制html渲染后的文本,可能还要调整格式。这个点体验就不是很好。
不得不提,相比来说隔壁家 智谱AI(z.ai)网页版这一点的实现就会好一些。
优化2:不支持记忆功能
所谓记忆,就是AI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,为了更个性化地回答用户问题,记录使用者的一些关键个人信息。国内很多AI工具,都还不具备这个功能。
这个是GPT用下来觉得体验很好的,甚至有段时间因为这个体验让我不得不选择它。
大多用户很懒,不会也不知道如何告诉AI自己的信息。只能靠AI自动加载到记忆为主,但这个度并不好把握。
很多工具没做,我觉得原因大概率这个“记忆功能”做好很难。
最后,腾讯元宝不是支持分组功能了吗,那就来试用一下「诗人」这个智能体,创造一首诗,作为这篇文的结尾
我输入今天一个临时感受,
“学习,有的时候,也是一种乐趣。”
AI生成的结果如下
《知识的欢愉》
书页翻动如蝶起,
墨香漫过晨光里。
解题忽得新思路,
笑意点亮少年眉。

(图 · 即梦AI)
祝看到这篇文的大家,也都能笑意点亮眉梢。